泗水法院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01日 | ||
6月28日,泗水法院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泗水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衍彬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泗水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的重点、亮点工作情况,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梁磊、执行局副局长张鹏、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副主任乔元甲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泗水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精准研判企业经营运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扎实开展司法助企各项工作,厚植企业发展司法沃土,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充分发挥职能,营造公正助企环境 一是规范破产案件办理。探索破产案件简案快审工作机制,加大僵尸企业出清力度,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规范破产案件程序,健全破产管理人监管制度,促使破产案件审理规范化、专业化。先后出台《泗水县人民法院破产案件管理人业绩考评办法》《泗水县人民法院简易破产案件识别标准及工作指引》等5项制度性文件,提升管理人工作积极性,进一步规范破产案件办理流程,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探索“预重整”“预和解”,拓展融资方式,创新重整模式,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实现市场主体的救治再生。在审理某建材有限公司、果蔬制品有限公司破产案中,充分发挥现有资产的最大价值,助力两家破产企业起死回生。2023年以来,共审结破产案件7件,化解不良债务2.6亿元,盘活存量资产1.8亿元、土地资源1100亩、解决了800余名职工的工资及养老保险问题。妥善审理了一批社会关注度高、审理难度大的破产案件,为挽救危困企业、清除“僵尸”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优化府院联动机制。成立府院联动专班,由县委副书记任总指挥长,成员单位30余个。印发《泗水县关于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自专班成立以来,召开府院联席会议10余次,打通影响破产案件审理的堵点,先后解决了绿景国际破产清算案中购房户不动产登记、鼎祥神起破产清算案资产处置等四破产案件疑难问题,有力推动了破产案件进展。华金集团破产重整案例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 三是破解涉企案件执行难。健全完善解决执行难问题联动机制,强化立审执协调配合,加强执行难源头治理,引入多主体参与调解,让当事人充分了解强制执行措施内容,不断提升民事裁判自动履行率,推动全流程解决执行难,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创新务实举措,营造和谐亲企环境 一是做深企业“陪伴”。泗水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泗水县政法机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5+N”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惠企“三公开”行动,公开惠企政策、惠企热线、惠企联络人,结合助企攀登活动,以服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发展为主线,扎实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 二是做实企业“守护”。依法严厉打击阻挠施工、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侵害企业权益、影响项目建设的犯罪行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严厉打击涉企犯罪,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三是做好企业“服务”。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实行立案、审判(执行)、案件回访“三本台账”管理,及时跟踪案件进展情况,为涉诉企业答疑解惑、释法析理。畅通中小投资者金融纠纷调解渠道,借助商会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员等多方力量参与调解,实现涉企纠纷诉前实质化解。设立经济开发区服务站和企业权益保障专门服务窗口,对涉及企业的各类纠纷提供“点对点”“订单式”司法服务。 三、主动延伸服务,营造亲清暖企环境 一是深入开展党建共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与县域多家企业扎实开展党建共建活动,详细了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深入剖析案件中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法律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实现党建与法治相互融合、互为促进的共建效果,架起法企之间的“连心桥”。 二是持续提升法治素养。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工商联启动“法官进百企 护航新发展”活动,制定《泗水县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法官进百企”活动的实施方案》,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提升法治意识,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今年以来,针对企业司法需求,开展“法官进百企”“送法进企业”“法律体检”等活动30余次,集中开展法律培训活动23次,切实提高企业及员工法治素养和应对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 三是不断优化司法服务。秉持“小案不小办”理念,系统梳理近年来县域涉企纠纷案件共性问题,主动向企业和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共分析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12个,帮助企业堵塞管理漏洞4个,实现了通过典型案件的审理促进行业治理的积极效果。 下一步,泗水法院将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立足主责主业,全力推动涉企诉讼服务和审判执行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司法贡献。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