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提醒: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财产,后果......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10月14日 | ||
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在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及报告财产令,被执行人应当报告财产情况。如果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财产会面临什么后果呢? 基本案情 李某与黄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费县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判决黄某赔偿李某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经济损失共计36万余元。判决生效后,黄某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李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费县法院立案后,依法向黄某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执行法律文书。 执行过程中,虽然黄某向法院申报了财产情况,但经核实,黄某在报告财产时,有8000余元存款尚未如实报告。对上述黄某虚假报告财产的行为,法院依法对其作出罚款2000元的决定,同时告知其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 强有力的强制措施,让黄某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但不能规避执行,而且还有可能触犯刑律。于是他主动联系执行人员,缴纳了罚款,并凑了部分案款约申请执行人李某来到法院,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普法小贴士 一、什么是报告财产令? 法院发出的报告财产令是指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要求被执行人主动上报个人名下财产情况,以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的一种法律文书。 二、应该报告哪些财产状况? (一)收入、银行存款、现金、理财产品、有价证券; (二)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 (三)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 (四)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份额、信托受益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 被执行人的财产已出租、已设立担保物权等权利负担,或者存在共有、权属争议等情形的,应当一并报告;被执行人的动产由第三人占有,被执行人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其他财产权等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也应当一并报告。 三、收到财产报告令后,不申报或者虚假申报所承担的后果? 被执行人在收到财产报告令后,应当立刻向人民法院如实申报财产,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 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虚假报告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财产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虚假报告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财产情况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敦促所有被执行人诚实守信,请主动如实申报财产,不要抱有一时的侥幸心理。逃避执行最终将会受到法律惩罚,切勿以身试法!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