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三优】八年破碎父子情,法庭“修复”有妙方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14日 | ||
“这本来就是我的房子,你凭什么不给我租金!” 老季气得浑身直哆嗦,指着自己儿子小季喊道。 父子俩爆发激烈冲突,那一年是2016年。 矛盾积压8年,亲情因“财产”降温 老季及妻子在山东省费县某商业街有一处沿街楼房,该沿街楼的租金多年来一直归儿子小季所有。后来,老季妻子去世。 直到老季萌生想要再婚的想法,便告诉小季想要收回沿街楼的租金管理权,小季当即拒绝,言辞激烈,与老季争执起来。 多年的父子亲情降至冰点。 此后8年间,双方因沿街楼租金的归属经常争吵。老季多次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因始终确定不了“沿街楼归谁所有”等各种问题,又多次撤诉。随着争吵次数越来越多,造成矛盾也越来越深,村委会多次尝试调解,矛盾始终未能化解。 时间来到2024年6月,老季又一次将小季诉至费县人民法院。 “红枫在线”助力,找准症结破僵局 “这个案件已经多次起诉撤诉,但因为没有房产证,且双方都不能提供证据证明沿街楼归自己所有,又牵扯到两人之间父子关系,一纸判决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此案件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调解。”诉前调解中心的负责人杨洪范解释道。 随后,费县人民法院“12368,诉服我解答”平台根据案件特点派发至探沂法庭进行调解。探沂法庭受理后,被纳入“红枫在线”多元解纷平台,法庭依托“12368+12345”双线联动机制,联合当地镇政府、镇土地管理部门、评估机构迅速展开行动。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沿街楼的归属问题。 多年前,该楼房所在地的镇政府统一规划建造沿街楼,因距离现在时间久远,且村委会经过了两次换届,很多登记信息模糊,早已找不到此处沿街楼的具体信息。 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探沂法庭庭长王国栋及镇政府工作人员一同到该镇土地管理部门核实房产权属历史,查找当年相关的记录文书。随后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在一堆的材料文件中找到当初规划文件及《申请审批表》等证明材料。 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又来到镇上走访村里的老干部、有名望的老人等,了解当时统一规划沿街楼的情况。 经过多日走访调查,真相逐渐清晰:这套沿街楼归老季夫妇所有,所收租金也应是老季夫妇的共同财产。 老季的原配妻子已经去世,接下来就是遗产继承问题。 提出解决“妙方”,修复亲情暖民心 调查至此,王国栋联系镇政府工作人员、老季、小季一同来到探沂法庭,父子俩久违地坐到一起。 王国栋开门见山,对老季说:“根据我们调查,这套沿街楼是属于你们夫妻共同财产,租金理应归你们所有。但现在你原配妻子已过世,这便牵扯到遗产继承的问题。” 随后,又对小季说:“你之前一直收着房子租金,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给出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按照遗产继承确定的份额来分配这套沿街楼租金;另一个就是,由一方买断这套沿街楼所有权,此后,这套沿街楼不管是买卖和出租与另一方再没有关系。” “所以,咱们现在心平气和的商量一下?”王国栋问道。 接着两人平心静气的讨论起来,随后,两人一致采取第二个方案:一次性买断。 初步协商一致,新的矛盾点又出现了:这套沿街楼两个人都想要。 刚刚缓和的父子关系瞬间又“危机四伏”。 王国栋急中生智:“都先别着急,现在这套沿街楼市场价值是多少,咱们还不确定,先对房产进行评估,看看值多少钱,随后再定?” 父子俩均同意了王国栋的说法。 探沂法庭委托专业机构对该沿街楼进行评估,很快,评估结果出来。王国栋及镇政府工作人员鉴于老季父子俩具体情况,经过多次商讨,决定创新采用“竞价调解”模式,组织双方对沿街楼进行多轮竞标。 在竞标现场,小季以66万元的价格竞得此处楼房,并约定了买房款的支付方式及日期。 “爸,这么多年儿子对不住您……”小季的话头一起,老季也湿了眼眶,久违的亲情蔓延在父子俩之间,此刻,王国栋释然,心里默默的说道: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这起案件表面是遗产分割纠纷,实质是亲情的断裂与重建。在调解过程中,我们既要依据法律规定厘清财产归属,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也要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尽可能修复破碎的亲情。”主审法官王国栋在谈及此案调解过程时说道。 近年来,费县人民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12368,诉服我解答”的“红枫在线”品牌,构建“12368+12345”等多部门参与的“双线联动”多元共治诉调对接新机制,整合行政、司法和社会资源,将矛盾化解端口前移,大幅提高调解效率。2025年以来,该机制已成功化解基层纠纷237起,调解成功率达92%,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
||
|
||
【关闭】 | ||
|
||